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harbin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法院新闻

哈尔滨法院提醒您,这些“防非”知识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06-16 16:44:45



    2025年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在这个金融骗局花样翻新的时代,非法金融活动给老百姓的钱袋子造成巨大损失,提高防范意识刻不容缓!哈尔滨法院特别为您准备这份“防非”指南,助您远离金融陷阱。

    !

    警惕!这些非法金融活动就在身边

    当前,非法金融活动披着各种诱人外衣,让人防不胜防。常见套路包括:

    1. 高息理财诱饵:承诺“保本高收益”“稳赚不赔”的金融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的糖衣炮弹;

    2. 新型投资骗局:以“云养殖”“康养服务”“黄金托管”“影视投资”“消费返利”等为幌子,实为新型非法金融骗局;

    3. 虚拟货币陷阱:假借区块链、元宇宙概念,诱导投资空气币、虚假挖矿,可能卷钱跑路无踪影;

    4. 假冒金融机构:冒充银行、保险、证券工作人员,伪造APP或网站,骗取账户信息或资金;

    5. 传销式拉人头:以“消费返利”“共享经济”为名,发展下线层层抽成,本质是庞氏骗局;

    6. 养老领域诈骗: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以“高额回报”“养老服务”为名,诱骗老年人加盟、投资养老项目。

    给长辈的特别提醒:谨防养老诈骗!

    不轻信“免费讲座”“赠送礼品”等套路,不参加来源不明的“养老项目”“以房养老”集资,不相信“特效药”“神奇保健品”等夸大效果的宣传诱导,不参与“刷单返利”“网络兼职”等要求垫资的活动。

    防非四步法: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要牢记 “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原则:

    一看: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

    二问: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金融产品是否合规,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

    四不要: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

    法院提示:非法金融活动的法律后果

    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将承担严重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犯罪的,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民事赔偿:对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信用惩戒: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限制高消费和金融活动。

    !

    维权通道:遭遇非法金融活动怎么办?

    1.收集证据:保存合同协议、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

    2.立即报案:向公安机关报案;

    3.金融举报: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咨询举报;

    4.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携手防非:共建金融安全环境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个人时刻保持警惕。哈尔滨法院提醒:树立理性投资观念,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不轻信、不盲从、不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就是守护全家的幸福根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