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的孙某等5名农民长期向道外区民主镇的两家酸菜企业供货,但有一笔20余万元的货款,酸菜企业始终未结清。孙某等人多次驱车100多公里追要未果,因存在长期生意往来关系,碍于情面,始终未到法院提起诉讼。这天,5名农民再次来到民主镇,依然未能要回货款,无奈之下到道外区法院民主法庭寻求帮助。
民主法庭庭长李默接待了当事人,孙某等人情绪激动,“我们去年10月开始给酸菜企业提供了将近3万斤白菜,企业给我们打了欠据,然后一直没给钱,后来连电话都不接了,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开车去要账,去了好几趟也没要回来不说,一次往返路费就得400多。”
李默一边稳定孙某等人的情绪,一边与酸菜企业法定代表人沟通,约其到法院进行现场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李默了解到,两家酸菜企业系同一法定代表人开办,因今年产品销售遇到困难,企业经营步履维艰,为偿还债务,已在外地通过司法程序追索债务。
为实质性化解纠纷,李默在确定拖欠货款总额、是否主张利息、阶段性还款金额以及酸菜企业是否能真正偿还欠款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估后,提出调解意见,征求当事人意愿,力求一次性达成切实可行的还款协议,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
经过数小时的反复协商,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酸菜企业承诺会严格按照调解协议履行还款义务。
法官手里一件案,百姓心中一片天。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延伸触角”,肩负着及时高效化解乡镇纠纷、满足农村群众司法需求的重要职责。民主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解为先,努力减轻当事人诉累,紧盯矛盾纠纷症结施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消除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