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harbin

当前位置: 执行信息 -> 执行动态

交叉执行 “僵局”变“破局”

发布时间:2024-03-20 14:11:35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对执行工作作出专题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交叉执行工作,更好发挥这一制度的效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化解执行积案难案。
    哈尔滨中院执行局强化执行能力,及时转换思路,围绕陷入“僵局”的案件,持续加强督导,纵深推进异地、交叉执行,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长期未执结案件,截至2024年2月,辖区内交叉执行31件案件,执行到位标的980余万元。
    为确保交叉执行取得实际成效,哈尔滨中院要求各基层法院准确建立台账,明确交叉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案件范围。坚持上下联动,统一作战,充分发挥辖区各基层法院优势,统筹执行力量,取长补短,确定指定执行法院。同时,要求相关法院做好程序衔接,防止发生财产脱封、程序空转等问题。被指定执行法院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攻坚,对于当事人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疑难复杂案件,采取院、庭长包案的方式督导推进,一批“骨头案”得以执结。
    道外区法院
    在一起涉党政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中,道外区法院迅速与原执行法院办案人、申请执行人取得联系,在了解案情后,当日作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预罚款通知书,采取电子送达方式向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送达法律文书,告知其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将承担的法律后果。
    次日早8时,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电话告知已收到法律文书,并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办案人“趁热打铁”,立即前往被执行人所在地调查,走访多家银行查明被执行人在当地某银行对公普通账户内有大额存款,当即将本案未执结标的38万余元予以扣划,案件得以执行完毕。该案的高效执结为政府部门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也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呼兰区法院
    在收到一起房屋侵占纠纷案件后,呼兰区法院立即响应,第一时间指定年轻法官承办该案,梳理锁定案件未执结的矛盾点,仅用37日执行完毕并化解矛盾。
    执行法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双方当事人曾在原执行法院执行过程中达成过和解协议,但因被执行一方房屋腾退后无处安置等原因导致案件未实际执行完毕。执行法官与申请人取得联系,帮其拓宽思路,申请人表示可以先为对方找到临时场所使用,然后再自行解决,希望对方能够尽快腾退房屋。“先礼后兵”,在具备了执行完毕的现实条件后,呼兰区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责令7日内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同时办案法官向被执行人讲解了不配合执行面临的法律惩戒措施和后果。期限届满后,呼兰区法院组织20余名执行干警,出动6台执法车辆到达执行现场,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将占用的房屋清空,具备交接条件后,双方在执行法官主持下签订了交接手续,完成房屋交付,案件圆满执结。
    一子落,满盘活。推广交叉执行工作模式,既是提升法院执行工作质效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执行工作机制的重要路径。下一步,哈尔滨中院将全面落实交叉执行工作模式,扎扎实实推进专项执行行动,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