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harbin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以案说法

诉源治理|抓前端 治未病 呼兰区法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

发布时间:2023-08-04 16:40:20






    加强诉源治理,既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也能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

    近年来,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以法院视角、法院智慧,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提高诉源治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在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探索呼兰实践、实现呼兰转变、培育呼兰动能。

    2023年1月至今,呼兰区法院新收各类案件5637件,同比下降9.5%;新收民事一审案件2854件,同比下降14.2%。

    嵌入能动司法理念

    激活多维“解纷力场”

    把诉调对接的“调”主动向前延伸,精准嵌入呼兰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派驻干警轮流“坐诊问病”,借助“星网”系统,为化解群众纠纷提供专业保障、智慧支撑。在劳动仲裁机构设立“巡回审判点”,畅通案件调裁审衔接渠道,实现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97.01%。挂牌全市首家以返聘退休法官形式成立的“萧乡退休法官诉前调解室”,打造诉前调解“金名片”,截至目前,共接收调解案件165件,成功调解102件。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为11名人大代表发放聘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高效化解纠纷的重要作用。近日,呼兰区法院协同人大代表对33起物业服务纠纷成功开展大规模联调,并结合人大代表建议,向物业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避免此类纠纷再次发生。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司法保障专项行动,建立合作备忘录,与200余家企业定向联系,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式服务。

    打造共建共治平台

    驱动资源“协同矩阵”

    不断加强与司法局、妇联、民政、村屯(社区)等单位的相互配合,织密“横纵交叉”的网状式基层预防与纠纷化解网络。由呼兰区法院牵头,构建“法院+N”协调联动机制,重点开展辖区内纠纷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并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通报会商工作进展情况、案件处理情况,实现调裁审一体化联动。与区工商业联合会共同签署《关于开展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合作协议书》,联合制定《关于开展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妥善化解民营企业纠纷。与区妇女联合会共创“家事纠纷调解工作站”,通过设立常驻调解员、开通家事纠纷调处热线、开通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受理“绿色通道”等方式,高效解决婚姻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2022年12月建站至今,共有271起案件调解结案或经调解后撤诉,调解占比63%。

    下沉非诉解纷力量

    打造基层“治理地标”

    以人民法庭为“前哨堡垒”,将调解指导、纠纷化解、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服务下沉至人民法庭,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有序推进“无讼社区(村屯)”建设,将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形成从基层源头预防、前端纠纷共治到法院后端实质解纷的“全链条”诉源治理模式。加大“四所一庭一中心”聚力联动,延长服务半径,全流程开展风险预警、矛盾排查、民意沟通、就地化解、视频调解、立案审判等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康金法庭在佟家村设立诉源治理工作室,邀请人民陪审员、现任及退休村干部担任调解员,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化解。二八法庭会同村委会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功化解了涉200余户村民土地补偿纠纷,形成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新“枫”景。

    来源:呼兰区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