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harbin

当前位置: 信用修复 -> 信用修复典型案例

案例1:哈尔滨阿城区法院:信用修复,助企纾困解难双向执行为企回春“造血”

发布时间:2023-05-09 07:54:33


    【基本案情】

    哈尔滨某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系阿城区小微企业。自2018年以来,因楼市调控与信贷政策收紧以及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该房地产企业涉及执行案件26件(作为申请人4件、被执行人22件),系列执行案件涉及申请人26人,房屋50余套,涉案标的额达3000余万元。并且房屋买受人多次信访,该系列案件能否顺利执结关乎房地产企业经营发展和民生保障。

    阿城法院认真梳理该房地产企业全部执行案件,经调查发现,该房地产企业不仅作为被执行人,同时亦为4起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其尚存在恢复经营能力和挽救价值,助被执行人也有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的意愿。阿城区法院决定在执行中对该房产企业侧重信用修复,灵活采取信用惩戒措施,以房地产企业作为申请人案件为突破口,加大执行力度,为该房地产企业执行回款200余万元。上述款项部分用于给付申请人,剩余款项用于该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流,成功帮助房地产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生产自救、复工复产提供司法保障,起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典型意义】

    小微企业在保持地方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稳定方面作用不容小觑,法院应在精准服务“六保”、“六稳”的基础上,坚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树立“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案案为环境”的大局意识。法院着力发挥司法职能、创新服务举措、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着力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司法服务之中,对于能够自救经营、有能力起死回生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渠道,助力小微企业在恢复发展过程中稳定前行“不掉队”,为失信企业提供重整旗鼓再出发的再生机会,护航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