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harbin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80户农民,700万卖粮款,如何兑付?

发布时间:2023-04-04 11:25:54



    法院引领+政府推动+多方联动

    五常市法院创新模式

    依托基层综合力量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将涉80余户农民

    金额700余万的合同纠纷

    妥善化解!

  

    2023年2月,五常市小山子镇17户农民起诉某米业公司,要求该米业公司立即偿还拖欠粮款共计100余万元。案件既涉及农民们的民生问题,又关联着当地企业的生存发展,引起了五常市法院的关注。

    办案团队通过与17户农民沟通得知,农民们与该米业公司已合作多年,每年秋收时节,农民们都会把秋粮卖给公司,公司定期支付粮款,以往都没出过差错。但由于近期粮食市场受到电商冲击,出门买米的客户逐渐减少,米业公司以往合作的外地零售商经常拖欠粮款,导致米业公司拿不出现金给付农民粮款。农民表示:“起诉也是无奈之举,后面还有70多户等着兑付粮款呢!”

  

    办案团队第一时间与小山子镇党委、政府进行沟通,迅速成立专项解纷工作组,制定了该案“诉源治理”工作方案。按照分工,镇政府初步核实确定被拖欠粮款农民人数、企业欠款金额及给付情况等;法院牵头、司法所配合积极联系企业股东,了解企业经营问题,研判现有给付能力。

    法官团队指导人民调解组织为80多户农民和企业之间搭建了面对面沟通平台,在充分听取农户基本诉求、认真考虑企业目前存在困难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还款协议,对已确定米业公司拖欠农户的700余万元卖粮款,企业在五年内分期偿还。

    为消除卖粮农户们的顾虑,在法官的引导下,签订协议的农户们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申请了司法确认,由人民法院依法出具民事裁定书,农民们的利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小编有感

    该案的成功化解,既解决了农户们对能否拿到卖粮款的“担忧”,又给企业“松了气”“解了绑”,有充足的时间恢复生产“元气”。这是五常市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尝试。司法机关定分止争、社会力量协同合作,让一起群体性纠纷在“家门口”顺利化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来源:五常市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