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法院执行
大多数人经常想到
惩治“老赖”、查封房产
冻结账户、强制措施
但在哈尔滨法院
执行也可以是
善意文明、护企惠民
灵活执法、暖心双赢的
如何将执行工作化“硬”为“软”
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呢?
通过几个案例就知道了……
以物抵债
力促和解
黑龙江某食品有限公司与河北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因河北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协议约定的给付货款义务,黑龙江某食品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9日向延寿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延寿县法院立即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执行干警成立专案组,迅速启动网络查控,发现被执行人涉及多起民事纠纷,名下财产大部分均已被其他法院采取了执行措施。执行法官辗转多次到被执行人所在地实地走访调查,终于发现其厂房内存放的机器设备可供执行,遂依法对该设备采取查封措施。
壹
了解到被执行人目前生产经营困难、无力偿还债务,若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使企业陷入更大困境。于是,执行法官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被执行人同意以部分生产设备抵偿债务,双方顺利达成执行和解。执行干警经过20余小时的清点、拆卸设备工作,最终将设备全部交付给申请执行人,其债权依法得到实现,企业顺利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平稳渡过发展恢复期。
打破瓶颈
巧解难题
2023年1月6日,黑龙江某饲料有限公司向双城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某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执行法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但经多方查控,却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陷入了僵局。
贰
为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执行法官迅速转变办案思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得知该被执行人为村办企业后,第一时间前往村委会了解情况。经过与村委会负责人进行沟通,现场对其释法明理、陈明利害,村委会负责人坦言虽有还款意愿,但短时间内难以偿还全部债务。考虑到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和维护村办企业发展空间的平衡,执行法官多方沟通后,申请执行人同意减免部分违约金,从而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现被执行人已全部履行完毕,案件顺利执结。
刚柔并济
护企发展
因黑龙江省某快运有限公司未履行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调解书确定的给付义务,黑龙江省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急需周转资金,于2019年11月27日向道外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查,被执行人黑龙江省某快运有限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法院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追加黑龙江某快运有限公司的股东王某某及黑龙江某综合物流有限公司为本案被执行人。虽然案件遇到瓶颈,但执行法官始终未放弃对被执行人财产的调查,此后虽将黑龙江省某快运有限公司名下部分银行存款及1辆厢式货车予以执行,但尚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该案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叁
2022年6月28日,该案恢复执行后,执行法官了解到被追加的被执行人黑龙江某综合物流有限公司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资金链暂时断裂,且具有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意愿,于是及时调整执行策略,努力寻找突破口,通过与双方当事人多次约谈、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黑龙江某快运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分批履行剩余债务,案件实现双方共赢。
截至3月10日,全市两级法院共将423个不依法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法人主体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对230名依法履行完毕或虽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条件、但有积极履行意愿、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的法人主体解除失信措施或暂缓发布失信,有效发挥了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在助力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哈尔滨法院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好助力急先锋,合理运用执行和解和失信惩戒制度,慎用执行强制措施,用心保护民营企业胜诉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新动能。
春风“暖企”正当时
赋能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